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規模為17億美元。根據FortuneBusinessInsights,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規模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65.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5%。隨著政府對電池中重要材料處理的嚴格要求不斷出臺,將不斷推動電池回收的市場。
電動汽車細分市場穩步增長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也將從GWh跨入TWh時代,同樣展示出千倍增長空間。數據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達到330.8萬輛,同比增長114.1%,市場滲透率達到17%。不過,伴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電池的退役量也在逐步攀升。
電池回收需求增長
如今,全球正在迅速轉向清潔能源,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為眾多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安裝大量的電池。預計這將促進長期存在的低效率產生廢物的電池的更換。例如,道達爾宣布計劃于2020年3月在法國建設一個基于電池的儲能項目。這些舉措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加速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的增長。然而,新的回收設施的建設涉及高額投資,這反過來可能會阻礙對鋰離子電池回收服務的需求。
電池回收市場競爭加劇
全球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擁有大量的大型和中小型企業。目前正在努力通過建設新的鋰離子電池回收工廠來與競爭對手競爭。其他一些人正在參與伙伴關系和合作,以共同優化他們的服務。以下是兩個最新的行業動態:
2021年6月,總部位于德國的化學品公司巴斯夫宣布開始在該公司位于德國施瓦茨海德的陰極活性材料(CAM)工廠建設新的電池回收原型工廠。該公司的目標是利用先進的解決方案,從達到耗盡期的鋰離子電池中提取鈷、錳、鋰和鎳。
2021年7月,總部位于加拿大的Li-Cycle確認與Helbiz簽署合作協議,為即將耗盡的LIB建立可持續的回收解決方案,目前已配備電動自行車和電動踏板車。
國內電池回收
國內受鎳、鈷、鋰等原材料價格大漲影響,動力電池回收價格隨之飆升,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成為專業回收企業高價搶貨的“香餑餑”。據央視財經近期報道,從去年上半年至今,單個電池回收價格普遍從2萬多元漲至3萬多元,漲幅將近50%。動力電池回收價格飆升背后最顯著的原因在于上游原材料漲價。上海鋼聯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度上漲0.05萬元/噸,均價達50.40萬元/噸。而在今年初,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僅為30萬元/噸左右,2021年初則僅為約5萬元/噸。與此同時,鈷、鎳等原材料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并且,行業預計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將持續上漲。動力電池回收商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商機,通過將退役動力電池處理后出售其中的貴金屬材料獲利,即便因搶貨回收成本增加,但仍然有利可圖。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總量約為20萬噸(約25GWh),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78萬噸。根據東方證券測算,屆時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70億元。2月10日,八部委也聯合發布了《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及,實施廢舊動力電池、廢舊手機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并針對完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單獨作出指導說明。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已處于產業規范發展的加速階段,未來有望能夠建立起完善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有望迎來良性、穩健發展。